軌距拉桿作為鐵路線的重要配件,其原理是用一根桿件將兩根鋼軌連接起來,提高鋼軌橫向的穩定性和軌道保持軌距的能力;還有一些線路有軌道電路,軌距拉桿當中就用絕緣件隔開。
若是缺失軌距拉桿,那么就會導致軌距出現錯誤,列車行駛到此路段會導致列車脫軌,再嚴重還可能會導致列車顛覆,后果不堪設想。
道岔結構非常復雜、壽命短并且行車不安全,維修養護方面也非常費力,是軌道結構三大薄弱環節之一,如果經常維修養護或者更換道岔的話會嚴重影響重載鐵路的正常運營;
在剛柔耦合方法的基礎上建立精細化車輛來作為道岔動力分析的模型,結合測試結果對模型可靠性查驗,利用模型得到的數據分析研究了過岔方式、行車速度以及車岔系統動力特性的影響規律,還評估了現場可行性加強效果方案,最終得出以下結論:
1.當側股設置20組軌距拉桿的時候,輪軌橫向力最大可以降低43.0%,輪軌垂向力最大可以降低5.1%,并且軌距桿數量越多,各指標也會降低。根據各項指標因素建議岔區側骨線路設置10-14組軌距拉桿。
2.降低輪軌作用力建議采用1:20的軌底坡,這樣效果更為顯著,其中輪軌橫向力可降低14.8%,輪軌垂向力可降低16.7%。
3.當斷面寬度增加2mm是引起的輪軌作用力及接觸應力增幅最大可以達到8.3%,對應的斷面的鋼軌東彎應力最大下降18.8%,因此建議加厚2mm優化對心軌承載斷面和尖軌上。